《骑士的战争血脉》 第217部分阅读

找个地方藏身实在太容易了,要把人找出来却是难上加难。

利奇对于躲藏很有经验,他找了堵断墙往后缩,把窥视镜伸出外面。

河对面的小黑点在窥视镜里放得很大。

那也是灵甲。

它们的样子非常可笑,看起来又矮又胖,身材粗短。

传统灵甲并不好看,木头木脑像个大圆筒,但这玩意儿比传统的灵甲更难看几分。

不过就连利奇都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的性能确实不错。

个头矮,重心就低,操控性自然好,所使用的材料可以减少许多,结构强度也要高些。

这玩意儿出自波罗诺夫之手。

就像当初他预料的,波罗诺夫确实在老式灵甲的基础上进行些改动,没有像他彻底改变结构。

不过他还是小看了波罗诺夫。从最近这段日子收集的数据来看,这种灵甲的性能不比他研发出来的那三种灵甲差。

利奇已经不是第次看到这种灵甲。

三个月以来,这种身材矮胖的灵甲已经和他的作品交手无数次。

说起这件事还真是险到极点。

伊洛完成所有的实地测试是二月十七日,比时间表晚了两天,原因在于超加速系统的问题。

事后同盟的情报部门才打听到,联盟的新式灵甲在二月十九日也完成实地测试,而且他们第批就制造了四十部样机。刚完成测试,二月二十二日联盟下子集中三十部灵甲,对同盟发起挑战。

同盟的第批样机只造了二十五部,其中「蛇怪」「兽魔」和「猛士」各七部,除此之外还有利奇自己的那部灵甲。

幸好之前他在天之城时已经为批天阶骑士量身打造灵甲,总算凑出五部,两边在数量上算是势均力敌。

那战至今让利奇记忆犹新,同样也让所有人记忆犹新。

古往今来还没有过这种规模的灵甲战斗。

在以往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灵甲决战是个小队对个小队,而且千多年来只出现过两次那样规模的战斗。

三十部灵甲对三十部灵甲,二月二十二日那天,双方真正称得上杀了个昏天黑地。

当时联盟东线的个军团和奥摩尔第七十五军团刚交战完毕,还没有来得及撤下去就被无意间卷进去,最后这两支军团连渣都没剩下。

那场战斗从下午点持续到晚上七点,最后联盟陨落了七位天阶骑士,重伤十二人,其他人全部轻伤,同盟也差不多,天阶骑士陨落五人,重伤十六人,其余轻伤。

事后,两边又因为争抢灵甲的残骸而大打出手。

那天双方倒在战场上的骑士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万,可以说是开战以来最惨烈的仗。

不管是同盟还是联盟都无法承受这种损失,所以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战斗,甚至双方会避免三部以上的灵甲出现在战场上。

今天为什么会如此反常?躲在矮墙后面,利奇暗自嘀咕。

他不知道眼前是怎么回事。

如果联盟真的打算来场高层次对决,他必须赶快回指挥中心。

有他在和没他在,情况完全不同。

他能够看到能量的聚集和传递,可以预先知道对方将会做出什么动作;在高手对决时,这是个优势。

他又可以和其他人共享他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说,只要他在指挥舱里,所有的天阶骑士可以拥有看透别人动作的能力。

开始时,那些天阶骑士有的不习惯别人帮助,有的爱面子不愿意接受他的帮助,但随着这些不知好歹的家伙个接着个陨落,剩下的天阶骑士全都懂得怎么和他配合。

在三月中旬之前,两边天阶骑士的伤亡数字大致持平,但在那之后,同盟的伤亡迅速减少,双方差距再次拉开。

指挥部离那条河有六十多公里,这种距离保证不会遭到对方的突袭。

利奇路潜行,到了大门口时才显露行迹。

指挥部设在片山坳之中,两侧山岭上各升起个侦察气球;山坳的入口拉起道数尺高的铁丝网,门口车辆出出进进。

「您不是去前面探勘地形吗?」

门口站岗放哨的军曹看到利奇,疑惑不解地问。

「前线怎么回事?那么剑拔弩张,是要开打了吗?」

利奇不指望这个军曹能给他答案,他是解释他为什么匆匆忙忙回来。

「报告长官,说来也巧:那边好像也来了什么大人物,正在视察沿江防线。」

让人预料不到的是,这个军曹居然消息灵通。

利奇顿时松口气,原来是虚惊场。

既然已经回来,他当然不可能再跑到河边,再说也太危险了些。

验过通行证,利奇进入指挥部;即便贵为总指挥,他也要照章办事。

「前线探勘得怎么样了?」

「切还顺利吗?」

「情况如何?是不是有什么计划?」

路上遇到的人全都好奇地和他打招呼。

利奇只能苦笑,或许是因为他的灵感太多,现在他不管做什么事,旁边都有堆人看,然后会问他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跑到河边探勘地形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连续三个月,他每天都生活在紧张和枯燥之中,又因为「时间凝滞」的关系,对他来说彷佛过了几十年之久,所以他打算趁着没有战事,稍微放松些。

因为有这条河的缘故,两边暂时打不起来。同盟在没有做好渡河的准备前不会挑起战斗,而联盟的局势岌岌可危,龟缩防御或许还能拖延些时间,想要像战役开始时的以攻对攻,简直是做梦。

密斯拉迎面走来。

利奇以为公主殿下也想问他勘测的情况,他正思索怎么唬弄过去,没想到密斯拉把份战报塞到他手里:「你回来得挺是时候,刚刚得到报告,西线大获全胜。」

「这怎么可能?昨天的战报不是还说卡尔门松堡至少要个星期才能够打下来吗?」

利奇迅速地翻着战报。

他立刻明白前因后果了。

说穿了点都不稀奇。就像当初联盟势大,同盟有很多人纷纷投降样,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同盟占据上风,联盟自然也有人选择投降这条路。

这次投降的正是西线仅次于西斯罗联邦的第二大国——波利伦帝国。

说来这是件可悲的事,由于政体因素,也因为波利伦和弗兰萨两国的皇室有姻亲关系,所以这个国家向扮演弗兰萨帝国追随者的角色。在世人眼中,西线其他国家都有可能投降,唯独波利伦帝国不会这么做。所以当初弗兰萨帝国强行控制西线各国时,唯独没有对这个国家采取行动,反而还让波利伦帝国的军队协助他们压制西线各国。

「乔治五世恐怕会变得更加神经质了。」

利奇为那位皇帝陛下感到可怜。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被信任的人背叛,更令人感到难以忍受的事。

或许是因为波利伦帝国的背叛太让人震惊,以至于利奇对西线的胜利点都不在意。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没有波利伦帝国的背叛,战事差不多也快要结束。卡尔门松堡是通往西斯罗联盟首都拉森霍格尔的最后道防线,旦那里失守,同盟的大军可以直接开进拉森霍格尔。

「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

密斯拉提醒。

利奇顿时明白过来,西线的变故会影响中线战场。

西线崩溃意味着集中在中线的部队不得不分出部分兵马,调往西部边境。

「召集联合参谋部的成员和各军团指挥部到会议室来。」

利奇下令道。

「波利伦帝国之所以会突然倒戈,是因为弗兰萨帝国打算用对付东线各国的办法,同样对付西线各国。他们已经开出份名单,上面罗列西线各国所有政治要人军团以上指挥官辉煌级以上骑士的家属,并且下令在十五日之前,这些人都必须到达索贝。从东线的情况看来,这显然只是第步。等到控制这些大人物的家属之后,接下来,范围将扩大到主力部队的成员家属,就像现在东线各国」

情报部门的人在会议上解释西线变故的原因。这个理由令人感到无语。

利奇偷偷看向安妮莉亚和卡洛斯。

说实话,战争开始之初,同盟高层做得也不怎么样,全是心为了自己打算,只不过同盟至少没有做得如此出格当然,罗索托帝国除外。

情报官说了大概刻钟,总算把前因后果都说个明白。他说话时,利奇在底下把战局可能的变化,仔仔细细地推演遍。

众人的目光转到他身上。

开始时他会感觉不自在,但现在他已经不在乎了。

把推演的结果稍微理了理,利奇开口说道:「大家都知道乔治五世是什么样的人物,这次西线的变故肯定会让他变得更加偏执,他十有八九会对所有人产生怀疑,特别是前线的指挥官,还有东线那些国家也会更加被怀疑。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们没必要采取任何行动,表现得越放松越好。」

利奇的提议显然出乎所有人预料之外。其他人不管是高级参谋还是比斯那几个人,原本都认为利奇会要求加快渡河的准备,没想到结果完全相反。

众人沉思起来。

「这招确实不错,借刀杀人果然是最上乘的兵法。如果情报部门能够再适当配合,或许效果会更好。」

巴尔博居然是第个表态的人物。他纯粹就事论事,利奇的这招很绝,而且也够狠够毒。

「难道我们用不着渡河了?」

卡洛斯老头有些怀疑,他承认利奇的想法没错,以乔治五世的性格,到了这个时候肯定会疑神疑鬼,但他不认为乔治五世会乱杀人。那个家伙虽然暴虐,却是个明君。

「现在是五月,旦进入六月,雨季到,河水就会猛涨,到了那时想要渡河,恐怕难度会加大好几倍。」

奥摩尔帝国的参谋总长也忍不住说出自己的看法。他的目光不停地瞟着巴尔博,颇感奇怪,这个家伙怎么站到利奇那边去了?

巴尔博知道手下的人全都充满疑问。他不打算投靠利奇,他之所以同意利奇的提议,只不过因为他看出些事。

巴尔博嘴角微挑,朝利奇说道:「想必,接下来的仗,你打算按照你希望的那种方式进行吧?」

被他点醒,众人似乎稍微明白了。

五个月来,利奇直按照传统方式指挥作战,以至于大家忘记他当初提出的全新作战方式。

年初没有采用这种战法,是由于新式灵甲还没有研发出来。后来新式灵甲制造出来,但那场大战让半数灵甲受损严重。直到四月,采用新战法的条件才完全成熟,但那时战事非常顺利,似乎没有必要进行改变。

「如果采用传统战法,想要渡过这条河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换成新的战法,完全靠高阶骑士作战,对于驾驶灵甲的高阶骑士来说,这条河根本算不上什么障碍。本来在高阶骑士的人数上,我们虽然占优势,优势却不明显,但现在波利伦帝国的背叛肯定会让乔治五世疑神疑鬼,在他眼里,盟友恐怕都成了潜在威胁,所以他肯定不敢动用其他国家的高阶骑士。这样来,这场战斗成了弗兰萨国抗衡我们所有国家。」

利奇谈论新战法的好处。

他还有点没说。

旦乔治五世输掉这仗,弗兰萨帝国的尖端武力折损严重,那位皇帝陛下为了求得自身安全,肯定会对联盟其他国家的高阶骑士大开杀戒。

利奇的策略回绕了几个圈,就算弗兰萨帝国高层看透他这招「借刀杀人」,最后仍旧得把屠刀拎起来。

在场所有人只有巴尔博看透利奇的全部打算,他不得不为这条毒计喝彩。

其他人没想得那么透彻,却不妨碍他们做出判断。

「这样也好,可以尽可能减少伤亡。仗打到现在,血流得已经够多了。」

卡洛斯老头也表示赞同。

不过他又是另外种想法。

如果是战争开始之初,他情愿牺牲军队也不想损失个天阶骑士,但此刻情况已经完全不同,身为帝皇,他需要为将来做打算。

从战力上讲,个天阶比十万普通骑士要强,但对于个国家来说,个天阶骑士生育的后代比不上十万普通骑士的后代。

更何况,说得自私些,对于他这种帝王来说,情愿给十万普通骑士论功行赏。虽然他的付出可能会更多,但不会有什么威胁。

那些天阶骑士就不同,他们已经位高权重,而且大多数人都对权力不感兴趣,所以按照惯例,必须授予他们些非常超然的权力,比如对皇室继承人的监管权对皇帝决策的否决权。

般来说,这种权力的象征意义多于实际用途,但有时候也会出意外。

在过去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有人借这种权力窥视皇权,试图篡位。

那是发生在六个世纪以前,第二次列国大战结束之后。有个叫马尔罗的天阶骑士,此人非常善于伪装自己,当时的人以为他淡泊名利,所以给了他好几项超然权力;此人又善于隐忍,直都没有表露野心,直到和他同时代也拥有超然权力的批人全都逝去,他才渐渐发难,逐步蚕食各方面的权力。从议会到内阁,最后甚至连宫廷都在他的掌控中,只差步奥摩尔就要改朝换代。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卡洛斯不希望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个巨大隐患,特别是他年事已高,皇位传承近在眼前,他的忧虑自然比他的历代袓先更甚。

所以他私心希望战争结束之后,天阶骑士的数量越少越好。反正短时间里不可能再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只需要十年时间,新代的天阶骑士就会陆续出现,补充之前的损失。

对于奥摩尔这种千年大国来说,恢复元气是件很容易的事。

「用传统的方式渡江,损失确实会很大,我原本想等到西线和东线的战役结束后,再从三面对中线各国进行夹击。现在既然有了更好的办法我表示赞成。」

安妮莉亚终于表态了。

这位女皇陛下的想法直接多了。

同样是君主制度,她不会有卡洛斯的烦恼。

帕金顿圣国皇室和四大王族共同统治国家,任何人想要篡夺皇位,首先要扳倒四大王族;四大王族里有人立下赫赫军功,也用不着担心没什么可封赏的:将他这脉立为嫡系就是最好的奖赏。

卡洛斯和安妮莉亚先后说话,剩下只有大叔没表态了。不过大叔根本用不着开口,大家也知道他会做出什么选择。

「我有个问题。」

巴尔博看到别人不开口,他苹次冒出来:「我想知道,这次要不要再遵从骑士的传统?我们如果全力尽出,总共三百七十部灵甲,足够把联盟打个稀巴烂。他们的灵甲数量远比我们少,虽然不知道准确数字,但可以确信不会超过百部。」

「既然是全新的战法,没必要再拘泥于什么传统吧?」

利奇抢先说道。他本来就想让大家看看新战法的威力,凭他的指挥,再加上三个打个,正如巴尔博所说的,绝对可以轻而易举把对方打个稀巴烂。

「你直都不是个真正的骑士,以前不芑,将来也不指望你是。」

大叔在旁苦笑。他虽然支持利奇,但这次多少有些意见。他希望能够堂堂正正和联盟打仗。

不只是大叔,其他人,无论是天阶骑士还是圣级强者,全都想和联盟来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他们已经意识到这将会是最后场传统意义上的骑士对战,从此之后,战争将会变成彻底的倚强凌弱。谁的天阶骑士多谁的灵甲数量多,谁就会是战争的胜利者。战争的持续时间也不会旷日持久,可能最长只有个星期。

「折衷下,弄两个梯队。第个梯队由百部灵甲组成,做为先锋,其他的灵甲放在第二梯队里,做为预备队。我想大家应该能够接受吧?」

卡洛斯提议。

他的方案显然有些和稀泥,不过两边都可以满意。那些想要堂堂正正来场大战以做为传统骑士战争终止符的人,全在想该如何尽可能地加入第梯队里。利奇安妮莉亚和参谋们同样也没什么好失望的,就算第梯队僵持不下,甚至稍微处于下风,第二梯队上,结局也毫无疑问。唯的遗憾是,伤亡率可能会高些。

既然已经决定仗怎么打,议题自然转入具体的进攻日期和准备工作。

所有的目先再次集中在利奇身上。

这些应该由利奇决定,不过更重要的是,只有利奇知道所有的新式灵甲什么时候能制造出来。

最早的批战甲总共二十五部,在大战中损毁严重,三月底又有七十五部新式灵甲被制造出来,加上之前订造的灵甲,数量已经超过百部。

这期间也曾发现些问题,直到三月下旬,测试才算基本完成。四月开始,那些老式灵甲全数回炉。

「这用不着担心,昨天我得到的消息是,所有的灵甲已经组装完成,接下来只剩下细部调试。如果急着用,立刻就可以上战场。」

利奇对于新式灵甲直非常关心,所以他随口说出进展。

不过这些灵甲从后方运往前线也需要些时间。所有的灵甲都是在天之城和奥德两地生产,这里只有个维修部。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虽然那些灵甲制造出来未必立刻被使用,但有了它们,战胜的把握提高很多。

所有人最感觉高兴的是卡洛斯老头。从战争开始他直担惊受怕,即便之前局势对同盟非常有利,他仍旧担心会风云突变,现在他终于可以放心了。

「负责气象监测的人说,今年的雨季可能提前来临。」

巴尔博又插进来,他微笑着看向利奇,显然他很想看看利奇的反应。

雨季般是六月开始,这里的雨季没有瓦雷丁夸张,不至于天里下好几场暴雨,但雨水挺多。

雨季对于军事行动来说非常不利,不说别的,同盟的空中优势会大打折扣。

大雨对于飞速转动的桨叶是很大的伤害,而且雨季云层厚密,又压得很低。再加上云层里暗藏雷电,飞翼很容易遭到雷击。

部队机动更是谈不上,大雨过后泥泞片,很多地方就算是轻骑都难以通行。

当初在攻打瓦雷丁时曾经发生很多意外,要不是瓦雷丁到了后期缺兵少将,完全可以趁蒙斯托克和德雷达瓦联军行动不灵的空档,展开全面反击,到了那个时候,谁胜谁负就难以预料。

此刻中线各国的兵马仍旧有两百余万,还有搏之力。

利奇并没有觉得意外,他早就感到巴尔博有些不正常。这个家伙之前直替他说话,显然是在这里等着他。

此刻最保险的作法就是趁着雨季还没有到来,加快行动速度,抢先进攻。但这和他刚才所建议的稍微等等,让联盟的紧张情绪继续发酵,让乔治五世越发疑神疑鬼的提议,完全背道而驰。

既然提前行动不可行,只有等待雨季到来。

利奇不认为巴尔博只是随意说。这个家伙今天如此反常,他肯定有什么计策。

利奇迅速地计算起来。

五分钟过去了,两部智脑反反覆覆计算无数次,各种方案推演出数十份,但没有份让利奇觉得满意。突然利奇的眼睛亮。

占往今来有很多战争靠人力获取胜利,但也有些战争的胜利靠的是自然界力量,其中又以水火两物被借用得最多。

说到水,眼前不就有条大河吗?雨季时,河水更会暴涨。

个想法在他的脑里渐渐成型。

第二章大决战

乌云密布,雷声滚滚,云层中不时划过道闪电。

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地面上早已积起洼洼水塘。

负责监测天气的人没有搞错,雨季真的提前来临。进入雨季,雨水特别充沛,连着几天大雨没有停过。

如果是战争爆发之前,到了雨季还没有这么难受。大陆偏南的各国都很注重修建水利网,细密如叶片脉络的沟渠很快把雨水排入江河,然后顺着江河进入大海。但连续多年的战争把切都破坏了,而且不久之前这里是战场,方圆千多公里的植被全被破坏殆尽,地面也被踩踏得稀烂,到处都是大小坑洞,所以雨水全都积了起来。

「如果这场大雨持续个星期,地面会泥浆化,到时候这里就变成沼泽了。」

跟随在利奇身边的地质专家给出这个答案。

用力踩了踩地面,利奇感觉脚下已经有些发软,这是大地泥浆化的征兆。

虽然他对于下步的作战计划已经有全盘打算,就算整个南方全化为片泽国,对他来说影响也不会太大,但在此之前他忽略了件事:后勤补给。

此刻同盟军队有三百多万聚集在这里,单单每天的食物就要消耗几千吨,更别说其他物资,都要从后方运过来。

年初时,因为还在同盟控制区里,可以依靠铁路运输把补给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来。现在已经深入联盟境内,这里原本有很多铁路,但联盟在撤退时把铁路拔光,连路基都遭到破坏;公路也差不多,不过公路的毁坏也有己方的份功劳。当初唯恐毁得不够彻底,现在他却为此头痛。

突然利奇听到有人叫他。

抬头看,他顿时高兴得跳起来。

只见远处长串车流之中,有个人正站在车顶上朝他挥手,那是玫琳。

他几天前听说西线战事结束,当初跟着嘉利前往西线的人,现在陆陆续续撤回来。有些人打算回蒙斯托克,但更多人将转来中线。没有想到玫琳这么快抵达。

和身边的地质专家以及管后勤的人打个招呼,利奇扔下他们朝玫琳跑去。

稍微靠近了些,看清车里的人,利奇的兴奋劲更足:车里还有黛娜和诺拉。

当初跟着嘉利前往西线的有莉娜黛娜玫琳诺拉和兰蒂,现在半的人已经回到他身边。

「莉娜和兰蒂怎么不在?」

利奇远远问道。他不担心这些女人会吃醋,当初大家都在105小队里,无数次出生入死早已养成某种默契。

「她们脱不开身。嘉利是总指挥,莉娜要在拉森霍格尔坐镇,兰蒂负责通讯联络,很多事不能被外人知道。」

玫琳从车顶上跳下来解释。

利奇听莉娜坐镇拉森霍格尔,立刻明白西线肯定不太平,十有八九罗索托人又在搞风搞雨。

想要对付罗索托人,确实没有比莉娜更合适的人选。

她是圣皇血裔,罗索托人就算不在乎她,也要顾及圣皇脉的感受,很多手段不敢轻易使用。

圣皇血裔的招牌对西斯罗联邦同样派得上用场,至少压得住阵脚。在外交谈判时,莉娜的身份比米哈伊恩和塞斯库有分量得多。

「罗索托人又不太平了?」

利奇上车后问道。他考虑若是罗索托人搞得太不像话,他会想办法给罗索托人些苦头吃。

此刻同盟军队有三百多万聚集在这里,单单每天的食物就要消耗几千吨,更别说其他物资,都要从后方运过来。

年初时,因为还在同盟控制区里,可以依靠铁路运输把补给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来。现在已经深入联盟境内,这里原本有很多铁路,但联盟在撤退时把铁路拔光,连路基都遭到破坏;公路也差不多,不过公路的毁坏也有己方的份功劳。当初唯恐毁得不够彻底,现在他却为此头痛。

突然利奇听到有人叫他。

抬头看,他顿时高兴得跳起来。

只见远处长串车流之中,有个人正站在车顶上朝他挥手,那是玫琳。

他几天前听说西线战事结束,当初跟着嘉利前往西线的人,现在陆陆续续撤回来。有些人打算回蒙斯托克,但更多人将转来中线。没有想到玫琳这么快抵达。

和身边的地质专家以及管后勤的人打个招呼,利奇扔下他们朝玫琳跑去。

稍微靠近了些,看清车里的人,利奇的兴奋劲更足:车里还有黛娜和诺拉。

当初跟着嘉利前往西线的有莉娜黛娜玫琳诺拉和兰蒂,现在半的人已经回到他身边。

「莉娜和兰蒂怎么不在?」

利奇远远问道。他不担心这些女人会吃醋,当初大家都在105小队里,无数次出生入死早已养成某种默契。

「她们脱不开身。嘉利是总指挥,莉娜要在拉森霍格尔坐镇,阃蒂负责通讯联络,很多事不能被外人知道。」

玫琳从车顶上跳下来解释。

利奇听莉娜坐镇拉森霍格尔,立刻明白西线肯定不太平,十有八九罗索托人又在搞风搞雨。

想要对付罗索托人,确实没有比莉娜更合适的人选。

她是圣皇血裔,罗索托人就算不在乎她,也要顾及圣皇脉的感受,很多手段不敢轻易使用。

圣皇血裔的招牌对西斯罗联邦同样派得上用场,至少压得住阵脚。在外交谈判时,莉娜的身份比米哈伊恩和塞斯库有分量得多。

「罗索托人又不太平了?」

利奇上车后问道。他考虑若是罗索托人搞得太不像话,他会想办法给罗索托人些苦头吃。

现在的他有这种自信。同盟联军最高统帅的这块牌子不是假的,地位还在安妮莉亚和卡洛斯之上。

「还好,只是些私底下的小动作,他们现在不敢和我们公然翻脸。」

黛娜对这些事知道得比较清楚,因为开始是她在处理这些事。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长,她很快发现她更适合于战场,对于勾心斗角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嘉利和兰蒂也是样,只有莉娜因为从小成长的环境,决定她必须了解政治和外交,也只有她能够对付那些罗索托人。

「我们的人损失大吗?」

利奇比较关心这个。人总是有自私的面,他问的显然是独立军的成员,没有算上荒漠各国的人。

「还可以,西线的战斗算不上激烈,那边的人根本没有什么斗志,不像这里都在拼命。听说这里单单同盟牺牲的骑士就达到六十几万。」

黛娜说到这里时,心中颇为激动。她是个真正的骑士,对于能参与这场世界规模的大战直感到荣幸。她本来想加入中线战场,但最后不得不去西线,所以直带着丝遗憾。这次赶来中线也是她第个提议的。

「你的意思是我指挥得不好?」

利奇有些受伤,不过他只会在105小队的人面前表现。

「怎么可能?你现在是赫赫有名的『战争之王』,将星录上排名第的人物,谁敢质疑你?」

黛娜半真半假地说道。

将星录虽然是同盟带有某些目的故意弄出来的东西,不过这玩意儿既然弄出来了,自然要显得公正些,所以名将排行是按照套复杂的公式而来。

这套公式不是看谁打了多少胜仗,也不是看谁消灭多少敌人,而是看击败的敌人的实力和己方的损失评分。此刻联盟的精锐全都聚集在中线,利奇指挥的战斗基本上都能获胜。他又常用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下驷对上驷这套打法,每场胜利的评分都很高,最终得分自然将其他人远远地扔在后面。

不过就算没那套公式没那些数据,利奇诡异到极点的非人类指挥方式,也让所有指挥官没有话说。

「六十多万换两百多万,现在裴内斯已经有人提议要为你立块碑呢!」

玫琳也在旁打趣。

对于这件事,利奇有过耳闻,不过他不怎么在意。

他可以把那几位共和国创始者的坟墓刨了,将来也许有天,他的墓也会被挖掉,与其那样,还不如不要形式上的东西。

「我才不在乎呢!」

利奇摆手,他往后靠,双手搭在玫琳和黛娜的腰上。

「你确实用不着在乎。」

黛娜轻叹声。

「你感慨什么?你的名字将来肯定会被记录在史书上。」

玫琳和黛娜开玩笑:「嘉利和莉娜没这个资格。要说感叹,应该是我诺拉还有三姐妹罗莎玛格丽特和蒂迪。」

「你会在乎吗?」

黛娜笑问。

「那倒也是。」

玫琳想了想,最后点头。105小队的人除了三姐妹玛格丽特和蒂迪,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名利对于她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不用担心,只要大家都成为剑圣,你们用不着担心被人忘记。」

利奇的手渐渐地滑下去。

如果是五年前,玫琳和黛娜或许会以为他在做梦,但现在105小队的每个人都有自信能够踏足天阶,只是晋升圣级不太有把握。不过也不是点信心都没有,至少翠丝丽莉娜这两个人已经把目标定在圣级。利奇知道黛娜也有这个心思,只是直没有表露出来。

圣级不代表剑圣,不过这帮人如果真的成为圣级强者,以她们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轮流做剑圣。

「翠丝丽和妮丝呢?她们直和你在起吗?」

玫琳随口问。对于翠丝丽,她不很在意,但她和妮丝的感情不错。

当初在105小队时,她专门负责防御,有时需要她独当面,妮丝往往被派来和她联手;她在前面防御,妮丝在后面偷袭。

「我哪有那个时间?之前的那段日子我就像台机器。」

利奇对于那段日子有些不堪回首。

「呵呵,我们听说过你的威名。」

黛娜在旁笑了起来。

「今天你怎么有空?」

玫琳问道。

「至少有段日子不会打仗,对于我来说算是难得的休息时间吧。」

利奇叹道。碍于保密条令,他没办法说得太多。

清晨时分,淡淡的薄雾渐渐退去,在河湾的处隐蔽角落停着辆车。

这条河是阿尔齐斯河的支流,停车的地方离前线有百多公里,用不着担心会被联盟的人发现。

那辆车微微地晃动,但从外面听不到任何动静。

在车里,尖叫声阵高过阵。发出尖叫声的是诺拉,她的脸上满是凄厉神情,却带着化不开的春意。

她的身体剧烈地颤抖,因为利奇的撞击,浑身的软肉像波浪样荡动。她的皮肤早已片潮红。

能够把诺拉弄成这样,此刻利奇的心中充满种满足感。

在他认识的所有女人里,诺拉的性技最高明,而且她的精神状态有些异常,就算达到高嘲也很少表露情感;只有彻底摧毁她心中的那层隔膜,才能让她变成现在这样。

以前他没有做到并不是因为他的性技不高明,而是他的实力不够,同样也因为诺拉的实力不够。

想要摧毁诺拉心中的那层东西,刺激必须够强烈,唯的办法是堆积高嘲,但又不能超过人体承受的极限,要不然会死人的。

现在他对于力量的控制已经能做到非常精微的程度,只要有点点伤害到诺拉的迹象,他会立刻停下,让诺拉适应之后再继续进攻。这样点点地把高嘲堆积到以往没有过的程度。

这已经不是快乐,而是种痛苦了。

不只是对诺拉来说很痛苦,对他也是。爱的刺激是双向的,对诺拉来说,刺激越来越强越来越深,对于他也是样。

所以在诺拉高亢的尖叫声中,他泻如注。

他没有射得这样畅快过,痛苦之后是从所未有的享受。

边精,利奇边感受诺拉强有力的紧缩。绞拧着的荫道还有从芓宫深处传来的强劲吸力,都是绝无仅有的享受。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两个人才放松下来。

极度高嘲之后是极度疲惫,诺拉直接躺倒在车的地板上,她的双腿从利奇的腰上无力地滑落。利奇懒洋洋地趴在诺拉身上,两个人除了交合在起的部位,其他地方动都不想动,连弯曲手指的力量都没有。

看到两个人动弹不得,车上的女人吃吃地笑了起来,不过笑声显得有气无力。

黛娜玫琳翠丝丽和妮丝全都赤赢着身体躺在地板上,她们互相枕靠着。

从昨天下午三点直到现在,她们根本没有停过。

这是场疯狂的爱。

她们的胯间到膝弯处全都沾满黏稠浆液,有些是从她们体内流出来的,更多的是液。

更多的液正储存在她们的芓宫里。

又过了刻钟,利奇稍微恢复了些,他把将诺拉抱起来,让她脸朝下趴好。

诺拉懒懒地趴着,屁股高高翘起。她的腰像是快要折断似的,在她的屁股后面塞着个皮塞子。

利奇迅速地把塞子拔掉,然后将硕大性器插进去。

他的动作已经够快,仍旧有些满是泡沫的白浊浆液从里面冒出来。

并非只有诺拉是这样,车上每个女人屁股后都有个肛门塞。

插入诺拉的后窍,利奇感到阵比刚才更强力的紧缩。

诺拉虽然已经浑身无力,但利奇插进去,她就不由自主地为他服务起来。

「这感觉真美妙。」

诺拉低声自言自语着。

破除那层隔膜之后,她看起来和以往似乎有很大的不同。

以前的她高嘲时神情有所变化,但眼睛里却始终片茫然。此刻她的眼神之中有了神采。

诺拉的变化全都落在黛娜她们的眼里。

「你现在看起来好多了。」

黛娜说道,她的言语中带着丝欣喜。

听到这话,诺拉的脸上露出丝哀伤。她想起以前的经历,想起在秘密研究所的日子。

「我想杀些人,你能帮我吗?」

诺拉的身上突然腾起股浓重杀气。

直以来她都将感情紧紧锁在心底,现在突然释放出来,时间难以控制。

「什么人?」

利奇没有其他问题,根本没有问那些人是不是该死?因为他已经猜到答案。

「还记得那间秘密实验室吗?那里总共有百二十五名工作人员,还有个中队的守卫,我要杀的就是他们。」

诺拉再次散发出浓重的杀气。

「你知道他们在哪儿?」

利奇问道。

对于这些人,他已经判处他们的死刑。这不只是为了诺拉,他不会忘记那些浸泡在液槽里的腐烂尸体。

当时他虽然没有仔细看,却肯定那些全是成年人,有男的,也有女的,他们应该都是试验体。

虽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为什么他们全都被放弃?但有点可以肯定:他们都是注射毒药之后死去的。

「我知道他们在哪里。其他人容易解决,但有十二个人分别在帕金顿奥摩尔和罗索托。」

诺拉说道,显然她并非心血来潮才提出这种要求。收回蒙斯托克之后,她独自个人调查这件事。

「没问题,这不只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我。」

利奇点都没有迟疑,同样他也不觉得困难。

三大帝国得到那些资料之后,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就算开始那十二个人还有利用价值,现在恐怕已经没有用处。

利奇也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他有足够的好处换那十二个人的性命。

突然他想到件事,件始终困惑他的事。

「对了,我直想知道,我真的是从试管里出来的吗?」

他曾经看过那些实验记录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骑士的战争血脉 倒序 正序

《骑士的战争血脉》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