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无人》 第29章

2006年5月5日

链接

《池塘边的绿房子》摘录

我胸闷,恶心,嘴唇发麻。

我早早就把滴管上的限流器拧了下来,我要让输液瓶里的溶液快些滴。我讨厌输液,一输液

我心里便沉甸甸的,仿佛那些溶液统统流进了我的心脏,我的心承受不了这滴滴点点、点点

滴滴。

输液瓶里的溶液飞快地滴完了。我自己拔掉针头。下床,穿上拖鞋。

霎时间,一片空白。

白雾,漫开、漫开……

我倒在沙滩上,粉红色的海水一节一节漫上来了。漫过了膝,漫过了腰,漫过了胸,漫过了

脖子。

快爬起来,逃命啊。

我不能动。

粉红色的海浪卷起来了,血的海。血红色的海水漫过了下巴,漫过了嘴,漫过了人中……我

第23篇认知日记(2)

冷,冰冷……血红色的海水漫上来了。

我要闷死了。

爬起来,快跑。

我倦了,软了,融化了。我不能动。不想动。

我想活。想活。

没有空气。我要死了。救救我。

我想活。我不想动。不能动。

窒息。挣扎。极点。

模糊的世界。瞬间的空白。

一点精魂腾空跃起。

飘。

清爽的风。无边无涯的蓝。多柔和的蓝色啊,多纯净、多舒畅。我快活。我轻盈。只有一点

意念,没有躯壳。什么也不想。没有记忆。没有眷恋。没有恐惧。没有……

我一尘不染,朝着无限的、博大的、神秘的蓝色飘去、飘去……

我在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边缘飘荡。

医务人员紧急抢救奏效,我又回到地面。

……我靠在墙壁上,倦得不能动弹。但我心里洋溢着蓝色的光明。我知道了一个秘密。我知

道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不知道,冥冥中是什么力量掌握着我的命运。但我衷心赞美它,它给了我奇妙的暗示。

回头看——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我永远是我。生不能改变我,死也

不会改变我。

生是死亡的序幕,死是新生的前奏。

…………

1987年2—3月

补白

1982年盛夏,住院。转氨酶单项指标不明原因奇高,天天要输液。本来

没啥事,但我自己拧开限流器,以最快的速度输完液,于是事故发生了……

我突然出现超能。

如上所述,我正飘往永恒之蓝时,突然,有针扎的感觉,同时立即有流星坠落的感觉。

事后护士告诉我,我那时“脸色比床单还白,完全没有知觉,跟死人一样”。血压已经量不

到,心跳一分钟十六次。抢救时,医生给我打了强心针。他们发现我全身发凉,冰冷可怕

电图医生是我父亲的老乡,她女儿和我是同事,这么熟的熟人在做心电图时,却没看出是我

等到签名细看被抢救人姓名时,她才知道原来是我出了意外。事后她说我脸色、模样都变了

所以她看完名字再看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医生护士看来,我当时已经失去感知能力了,但我自己却觉得我看到,尤其听到了其中后

半段的抢救过程。我听见一个女医生说:她全身冰凉,快拿棉被来给她盖上,再拿一床棉被

来。我看到……不,不能叫看,不是眼睛看,也没有躯体存在。就是一点精魂在看。多年后

看美国电影《人鬼情未了》,看到男主角刚死后,他从躯壳而出,在另一空间看人们抢救

(bsp;他的情景时,我觉得很熟悉。只是电影里死后的男主角还有形体,而我那时只有一点意念或

叫精魂存在。前几年看过这样的消息,科学家们将刚死亡的人称重量,发现人咽下最后一口

气前后几秒钟少一丁点重量,因此他们想像、推断,那就是灵魂的重量。还有消息说,人刚

死时,大脑仍有意识,知觉是渐渐消失的,据说,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我搞不清这些消息准

确度有多高,从我自己的体验来估计,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可信度。宇宙是奇妙的,我们没

有认识的东西太多,目前不能理解的东西太多,既然我们尚不能证明“是”,那么也别盲目

说“否”。我们看不见电流的形状,不等于电流不存在。

想看

第24篇认知日记(1)

2003年7月31日星期四午12点

又做了一个有关手术的梦。

我焦急地拖着行李箱赶飞机,到机场才知航班晚点。很多旅客都在等消息,没人知道飞机啥

时能起飞。候机厅里挤不下那么多人,我和一些旅客只好站在外面的空地上等,怕听不到广

播误机,不敢大意和走远。

终于登机了,很累。

到北京已天黑。没去找宾馆,不知为何找到一个熟人的住处。这人有点像朱小琳。我暗想,

她不是去英国了吗?怎么又回北京了?她屋子里很乱,简陋,地方不大。她好像早知道我要

来,但并不十分热情。

我告诉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医生通知我来做手术,但我要先拍片检查,检查期间我想借

住在她这里。她回答说:你可以借住一晚,明天你要搬走,我不愿意别人打乱我的生活秩序

我暗想,她本来是很好客的,多次邀请过我,现在怎么会下逐客令?我有点生气,想立刻去

找宾馆住。再想想,觉得不必意气用事。她可能遇上什么烦心事,家里不便留客。

我心情又好转,告诉她,估计我只要明天去医院拍一个片子就能回家了。我很可能不用开

刀。我认为自己没糟到要立刻开刀的地步,我相信是该院的医生多虑或搞错了。说不定,我

明晚就能赶飞机飞回广东。

同时我也在给自己心理暗示:别着急,一切等明天看完病再定。如果检查结果要等几天,那

我找个干净、舒适的宾馆住着等更好。

我虽然依然觉得累,但心情不再焦虑。

醒来后,我自己认为这个梦表明我进步了,治疗有效果。

我曾做过两个有关手术的梦。一次在梦中谁也不认识,在荒凉小镇走,恐惧、悲凉、茫然。

突然见到胡区区,便哭道:区区,我得癌症了。

另一次,梦见医生通知我,立刻上手术台,我找了许多借口想拖延,但都被医生否

定了。最后我只好扯着医生的白大褂的衣边,哭着说:我害怕。我不想动手术!

奇怪,得癌症以来,不论是得知消息,还是手术、化疗,我都没有哭过。但我却在梦中哭

过几次。

北大深圳医院的精神卫生专家说,正因为我平日里自控能力太强,不许自己流露出恐惧、哀

伤,所以,这种抑郁越积越深,最后,在不受控制的梦中展现出来,而我仍不醒悟,于是导

致爆发。

我现在仍不愿回顾2000年2月癌症手术以来的心理感受,我还没有做好回顾的心理准备。

我坚信:“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

随笔

真的不喜欢面对我的认知日记。我讨厌面对日记中的病人李兰妮。提醒过自

己无数次,应该

认真地、从头到尾地通读几遍认知日记,看看那段日子里的李兰妮是怎么活着的。道理我懂

但我看不下去。不想看。心里非常抗拒。

作为读者,我有抵触情绪。作为作者,我有否定情绪。前些日子,我曾想把认知日记尽量删

最好删掉三分之二。但我不敢擅动。因为我早说过,想为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留下一本

完整的病历。

前些天在北京,我跟田惠平、杜力、李媚等朋友谈起认知日记不好看,嗦嗦车轱辘话,

反反复复的噩梦,此书出版时要不要把认知日记删掉一半呢?他们都反对。

他们有道理。若我是局外人,对这样一份治疗日记,我也会提醒作者保留原始滋味。可

是,我每写一章,必须要先看一两遍那天的认知日记,我常常会控制不住地跳着看,根本不

能一字一句地看,眼珠子感觉障碍,心发堵。刚才我第一次发现,面对认知日记时,我脸上

肌肉发酸。可能无意识中我一直撇着嘴,皱紧眉头,脸上不断变换着各种烦闷、无奈、反感

鄙夷、酸苦的表情。我不敢去照镜子。一定很难看。要注意。我拍着脸颊和五官,力图

使肌肉不再发酸发紧发硬。以后要注意,我可不愿意写书写出一副苦瓜脸。深呼吸。拍拍头

拍拍脸,五官要端正,各就各位。立正。稍息。微笑。解散。

刚接到妈妈的电话,外婆出院了。从医院直接进了养老院。

我跟妈妈说:好。太好了。出院好。养老院好。

妈妈说:我怕她心里难过,会排斥那种地方,没想到她很接受。她说,现在终于有个归宿了

外婆,此时此刻,我有话不想说。

我在沉默中向你致敬,为你祈祷。我在沉默中向你学习,将世间滋味含在嘴里慢慢消化。

2006年5月8日

链接

萍乡亲戚发给凡丁的短信摘录

2006年4月30日:

外婆这两天恢复很好,医生刚查完房说,如按这样恢复,过几天都可准备出院。

外婆趣闻:吃桃后说,啊好吃。散步后说,好玩,几好玩。睡觉时说,这里真舒服啊,真

好。

5月3日:

外婆一吃燕窝和虫草就说,凡丁、兰妮有良心,让我全吃好的,我不会死了,主要是舍不

得。

凡丁、兰妮小时候喜欢吃南瓜和藕,这么贵的东西他们舍不得吃,给我废人吃,谢谢他们

俩。

5月5日:

外婆可能后天出院,今天她说要我们把她安排好,我就说了她去养老院的事,她听了

很满意。

以上几则短信,是一个表妹发给凡丁的。凡丁转发给我,是想叫我放心

不要太焦虑。我想

五一长假时去江西看看外婆,但是大家说,外婆经不起激动,亲戚们也经不起劳累,

以后再说吧。

我清晰地感到了抑郁症在悄悄发作。我内疚、自责,我愧不能把外婆接到深圳来伺候。我原

想花钱包一辆救护车,接外婆到我深圳家里,专门请个保姆看护她,但这个办法行不通。我

不知道该怎么办。

服用原来的抗抑郁药物剂量不能有效支援我,我和病我又像角斗士一样开始格斗。我要保持

正常的外表和言行,很辛苦。

想看

第25篇认知日记(1)

2003年9月2日星期二下午4点15分

又做了一个考试的梦。

梦见正坐在教室里,忽然听说要考数学。心里立刻很焦急,很害怕。知道一考肯定不及格。

这时同桌女生告诉我:别怕,你在我旁边,我会偷偷传答案给你。

我仍害怕,怕到时监考老师会罚我们。但又一想,老师若有同情心,没准会放我们一马。心

里略为安定。

可是,发?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旷野无人 倒序 正序

《旷野无人》本章换源阅读
X